樱花将灿,冬尽风暖。伴随着明媚的春光,2023年度中国麻醉周正式开启。
疾病,这一难题,萦绕千年;患者,这一群体,有增无减;医院,这一单位,悬壶济世;医疗,这一行业,如履薄冰。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善,这一誓言,这一理想,是我们每一个医务工作者都不会忘记的初衷。
手术室有一道神秘的开关门,曾经,公众对这扇门背后的样貌种种猜测,层层疑虑;如今,随着每年一度中国麻醉周活动的开展,麻醉医生从幕后走向了台前,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向大家讲述手术室的故事,科普手术麻醉的相关知识,减轻广大患者对麻醉的恐慌心理,提升患者对围术期各种医疗行为的依从性,有效改善了患者诊疗和围术期舒适度、加速术后康复等。
在院领导的支持下,3月29日,麻醉科主任张继青主任医师带领我院麻醉科工作人员在本部以及东院区大厅以科普宣传、急救知识培训等形式组织开展麻醉义诊活动。他们耐心为来院就诊的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有关麻醉的基本知识;给路过的患者或家属分发宣传手册;为患者及其家属就麻醉相关的问题进行答疑解难。
麻醉科分别在本部院区麻醉门诊和东院区门诊大厅举办中国麻醉周义诊咨询及科普宣讲活动。本部院区由贾桂花主任、杨晓凌主任、雷云龙副主任、唐昱钰、周君等医生、东院区由刘文斌副主任、陈娟、关晓锋等医生,分别在本部及雁滩分院门诊大厅为患者进行了包括临床麻醉、门诊疼痛诊疗、分娩镇痛、无痛内镜、日间手术、舒适化医疗等在内的宣传及咨询活动。在场患者及家属向麻醉专家咨询麻醉方式、分娩镇痛、无痛内镜和疼痛诊疗等相关细节问题。麻醉专家耐心为大家答疑解惑。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让广大患者进一步了解麻醉及疼痛相关知识,体会到无痛诊疗带来的舒适化医疗服务。
麻醉科自建立以来,就是一个挽救生命的科室,守护生命是现代医学赋予麻醉的使命。因此,麻醉学科在整个医疗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医院来讲,麻醉科是非常重要的平台科室,在确保围术期患者安全与医疗质量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自1983年成立至今,秉承“厚德博爱,精诚至善”的院训,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定期派出人员进修学习,组织各类继教项目,组织科室下乡义诊、帮扶基层医院麻醉科建设,积极参与省内外各类学术活动。近几年,手术麻醉科拥有麻醉工作站,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血气分析仪,有创血流监测仪,自体血液回输机,肌松监测,困难气道车等,每年完成手术室内各级手术麻醉8000余例,为患者提供舒适化保证。手术室外常规开展无痛内镜诊疗,无痛分娩、无痛介入诊疗、疼痛门诊等相关业务,每年完成手术室外麻醉10000余例,为全院的有创技术开展保驾护航。我院麻醉科经过几代麻醉人的不懈努力,务实求真,开拓创新,成就了如今在省内外拥有较高影响力的麻醉学科。
雁滩分院麻醉科在科主任的带领下已先后配合兄弟科室完成颅内血肿清除术、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腹腔镜下胆囊、阑尾切除术,腹腔镜下疝和消化道穿孔修补等各类手术。在科主任的指导下,科室团队积极应用超声可视化技术为骨科患者行区域神经阻滞,为肝病科人工肝治疗患者和其他科室的营养支持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的深静脉穿刺置管术。
我科以可视化为出发点,开展精准麻醉。可视化技术是目前麻醉科发展的热门领域,能够显著提高临床麻醉的安全性和可控性,是确保实施快速康复外科和日间手术的重要手段,包括借助于先进的设备来完成精准化麻醉,如超声引导实施的神经阻滞技术以及纤支镜可视下气管插管。今年我科计划将这一技术向所有外科病房推广,促进外科快速康复、增加围术期舒适感、提高就医过程获得感和满意度。
抓学习促提升,抓执行促落实,抓效能促发展。“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更要紧抓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医院的临床科室是实现医院功能的最基本单元,医院安全管理的基础在科室,关键是医疗质量。医疗质量的优劣和医疗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院和科室的生存与发展,科主任不仅是科室医疗、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组织者、管理者与领路人,更重要的是预防医疗事故和确保医疗安全的责任人。结合自己科室的自身实际,开展自我管理,对相关情况加以分析,从而规范流程;抓好医疗质量的管理,坚决杜绝医疗事故发生。我科人员要定期开展危机事件应急演练,医生要全面认真学习各科知识,永远当好外科手术安全的“守门员”。
近几十年来,麻醉专业发展迅速,麻醉理念不断推进,围术期医学的提出使得麻醉医生从无影灯下走出,进入大众的视野,为舒适化医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通过麻醉周的活动,也使得广大患者主动摘下我们脸上的面纱,予以信任,给以配合,让加速康复理念真正做到了医患同行。此次我科室中国麻醉周活动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热烈欢迎和好评,提高了广大群众的健康意识,使患者更好的了解无痛舒适化医疗的内容及麻醉科在其中的主导作用。麻醉科在院领导及兄弟科室的支持下定不负众望,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