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医“疫”,一路向前——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二科王亚莉抗疫日记
2021年的金秋十月,从未想到突如其来的疫情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我们的城市袭来。转眼之间,封门闭户,大街小巷冷冷清清,伴着深秋的飘零落叶,整个城市进入安静模式。疫情之下,兰州医务工作者闻令而动,勇敢逆行,主动迅速承担起应当担负的使命。我有幸参加了疫情防控第一阶段的任务,这将是我人生当中一段难以忘怀的时光。
临危受命,认真备战
10月21日下午15:30我们科室接到医院护理部的紧急通知:我院雁滩分院成为抗击冠状病毒的主战场。来不及思考,来不及迟疑,来不及告别,我和同事们在医院的统一部署下,不到半个小时所有工作人员迅速集结到位,在护士长张克玲的带领下,立刻出发,火速赶去雁滩分院,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抗争的阻击战。
自10月21日下午到达雁滩分院至10月24日,感控专家耐心细致地为我们培训隔离病房的注意事项及防护服的穿脱流程,而我们则是一遍一遍地练习穿脱防护服,学习防护专业知识。穿脱防护服关乎所有战友们的生命安全,也关乎病患的安危。刚开始练习穿脱防护服时,任何一处可能增加暴露风险的动作感控专家都会让我们重新穿脱,一套流程下来至少需要2-3个小时。历时整整3天,在权威专家严格的指导下,我们终于熟练掌握了正确穿脱防护服以及防控护理的重点关键环节。白衣执甲,蓄势待发。
投入工作,忘记安危
10月25日晨,我提前1小时进入病区,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进入19楼一病区,正式打响抗疫的第一战。我的工作是负责一病区病人的饮食起居、各种治疗以及病房、楼道、电梯、病区的消杀消毒。我认真核对每一个病人的信息,专心执行一患一策的医嘱,仔细操作呼吸机、心电监护等仪器,耐心为病人测血氧,采血,雾化,吸痰,输液,消杀,检测生命体征,打餐。
病区的患者大都是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感染住院,和家人的分离以及对疾病的恐惧使得他们心理压力非常大,情绪很不稳定,易怒易激惹。患者们会不安地问我,他们会不会治不好,会不会死。面对患者的无助,我耐心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疫情,我每天给患者说的最多的话就是:“相信自己,相信我们,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进入病区的每一天,身体被透不过气的防护服裹着,呼吸憋闷,动作也笨拙,一整套操作完成历时14个小时。在此期间,我和同事不吃不喝,因为怕上厕所重新穿脱防护服,增加被感染的风险。身上的衣物在干湿间反复交替,脱下防护服那一刻从头到脚都湿透,嘴唇因脱水发起白皮,防护镜因为大口喘气蒙上一层水雾,有点头晕目眩的感觉。晚上回到隔离酒店,我还要和同事视频交流白天的护理情况,反思哪些地方没有消杀好、哪个患者有哪些不适感、医嘱的完成情况等等。我从事护理工作19年,虽然第一次面临这样高强度、高压力的任务,但长期的工作锻炼以及内心的使命担当让我在完成这些工作时平静如水,从容淡定,毫不畏惧。
经过几天的高强度工作之后,我和一病区的同事们配合得越来越默契,操作越来越熟练。大家时刻互相鼓励、监督、分享经验,很幸运,也很珍惜能在非常时期,在这个温馨的大家庭里工作的每一个瞬间。
阶段胜利,不辱使命
11月3日,有3名患者经过专家组治疗会诊,符合出院标准,成为首批出院患者。我院于博院长亲自为其颁发了出院证和防护口罩、酒精等防护用品。病区患者看到了希望,更加积极配合治疗工作。
11月9日,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19楼一病区的患者陆续出院,胜利在向我们招手,曙光就在眼前。同时,我们第一批进入病区的医护人员圆满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向第二批轮换上岗的战友详细交接完每一个患者情况和医疗救治方案后,先后撤出隔离病区,被专车送至各安置点集中隔离。相信第二批战友接过接力棒后,他们定不负众望,站好这班岗,打赢这场战役。
此刻在隔离点,突然闲了下来的我还有些不适应,身体上的劳累正在慢慢恢复,但精神上的紧张感仍然松懈不下来。回想在这抗疫的这段时间里,我从来没有睡过一个踏实觉,睡前总是反复检查闹钟有没有定好,电话音量总会调到最大,看看有没有最新的工作通知,仔细回忆每一个病人的治疗方案,计划第二天的护理工作。在这期间有很多亲友打电话、发微信关心问候,让我注意防护,而我深知护理好每个病人,就是护理我们大家的健康,比起个人安危,我更关心我护理的每个病人。我的女儿经常对我说:“妈妈,我要是你的病人该多好,这样我就天天能见到你。”我想,总要有人奋不顾身、一路向前,在国家最需要我们医护人员的时候,挺身而出。
作为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一名普通护士,能够和同事们并肩作战、共克时艰,我倍感荣幸。如今,兰州逐步复工复产复学,进入正常的生活轨道。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的不懈努力,我们一定会取得疫情防控的最后胜利。相信,经历疫情的洗礼,我们兰州人兰州心会更加紧紧地团结在一起。相信,未来的兰州天更蓝,草更绿,花更好,笑更甜,黄河两岸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