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健康家园详情

药物警戒——儿童药物性肝损伤

发布时间:2023-11-13 15:57本文出处:

  

药品能治病但也可能有有害的反应,我们常常把这类有害的反应叫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国际上药品不良反应下的定义为:指药品在预防、诊断、治病或调节生理功能的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有害的和意料之外的反应。它不包括无意或故意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以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居所有药物不良反应之首,也是最常见的药物治疗不良反应。药物性肝损伤的定义是指药物或者是其代谢产物导致的肝损伤,它可以发生在原本没有肝脏疾病的人身上,也可以发生在有基础肝脏疾病的患者中,疾病往往发生在用药后的5-90天内。药物性肝损伤对人体肝脏的影响比普通肝脏疾病更为严重,更容易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 (acute liver failure,ALF),其死亡率更高。随着现代对儿童疾病越来越重视,用药也越来越复杂,而儿童机体器官发育不成熟,免疫力低下,肝脏代谢能力也较弱,更容易对肝毒性药物无抵抗力。

图片1.jpg 

儿童药物性肝损伤依据病程特点可以分为急性药物性肝病(肝炎在半年内可以消退)和慢性药物性肝病(肝炎病程大于半年或者是半年后再次发生肝损伤);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又可以按照临床表现症状分为肝细胞型药物性肝病(ALT/ALP>5)、胆汁积型药物性肝病(ALT/ALP<2)、混合型药物性肝病(2<ALT/ALP<5)等。儿童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厌食、恶心呕吐、黄痘及转氨酶升高,部分患儿可表现为无症状,或者出现免疫过敏反应,如发热、皮疹水肿及关节痛等症状。若不能及时诊断儿童药物性肝损伤,造成肝损伤继续加重,可能会造成患儿急性肝衰竭,最终导致死亡 

在临床研究中数据表明,易导致儿童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有抗生素(28.9%)、化疗药(14.3%)、抗癫病药(10%)、免疫抑制剂(5.9%)等。同时,对乙酰氨基酚也是引起儿童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药物。我国引起儿童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药物还有中药,从国外药物性肝损伤网的数据表明问,中草药和膳食补充引起的儿童药物性肝损伤可约占儿童药物性肝损伤总体的15.5%,且这个数据也在逐年上升,在严重儿童药物性肝损伤的病因中中草药因素约占40%。

图片2.jpg

儿童药物性肝损伤的预防首先是在临床治疗中应减少不必要的用药:如抗生素的滥用、解热镇痛药的滥用、现代儿童病的特殊用药、避免使用有明确肝损伤的药物。此外,特殊情况可以预防性的使用“保肝”药如抗肿瘤化疗、抗结核化疗、器官移植后使用抗排异药物、长期使用抗癫痫药、长期使用治疗甲亢的药物、有基础肝脏病史的患者(解热镇痛药,抗菌药)。在治疗肝病时的选药时,应充分评估肝脏储备能力,选择没有或不严重肝损伤的药物,严密观察不良反应和适当的保护肝功能。

图片3.jpg 

综上,儿童用药需要详细了解其用药史、过敏史,合理用药,积极预防儿童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当出现可疑性儿童药物性肝损伤时,要密切关注,及早治疗。关注儿童健康,关注儿童用药,在以后临床工作中对儿童用药要更加谨慎小心,把孩子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